在云南的深山老林里,长着一种“长犄角”的怪植物,远看像枯树枝上挂着一对鹿角,近瞧叶子毛茸茸的活像梅花鹿的耳朵。
这可不是神话里的仙草,它正经有个学名叫鹿角蕨,还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。可最近网上有人嚷嚷“这玩意儿有毒”,吓得养花爱好者直哆嗦。
要说这鹿角蕨,那可真是植物界的“两面派”。您瞧它长在树干上的模样,贴着树皮那片叶子圆不溜秋活像块煎饼,专业术语管这叫“营养叶”,专门负责扒拉树皮、囤积烂叶子当肥料。
上头耷拉下来的叶子才叫绝呢,分叉的模样跟梅花鹿的犄角一模一样,表面还长着层灰白绒毛,手感跟摸小羊羔似的。这可不是摆设,人家正经是繁殖用的“孢子叶”,叶背上密密麻麻的小黄点就是它的“种子库”。
这稀罕物可不光云南有,从非洲雨林到澳大利亚的桉树林,但凡暖和湿润的地界都能见着它的身影。
展开剩余75%早年间植物学家在东南亚林子里头一回发现它时,差点以为是新品种鹿角。要说它的生存智慧,那叫一个绝,不跟其他植物抢地盘,专挑大树干当免费公寓,靠腐叶烂枝当自助餐,雨季里吸饱了水能挺过旱季。
不过您可别小看这“吃软饭”的本事,人家在地球上混了上亿年,比恐龙辈分还大。如今野生鹿角蕨可金贵着呢,云南那邦坝的雨林里就剩零星几株,砍棵树可能就毁了一窝鹿角蕨的家。
说到大伙最关心的毒性问题,这事儿还真有讲究。先说结论:您要是不拿它当野菜炒着吃,这玩意儿比阳台上的绿萝还安全。
早年间有研究团队从鹿角蕨叶子里提取出七种成分,什么谷甾醇、槲皮素,都是植物里常见的物质,压根没找着致命毒素。
可为啥网上有人说它有毒?这里头有个大误会。您记好了,蕨类植物这个大家族里确实有毒亲戚,比如某些蕨菜里头的原蕨苷,但那和鹿角蕨压根不是一码事。
正经八百的科研文献里,鹿角蕨明明白白归在“对宠物安全”的绿植名单里,养猫家庭都能放心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您要真把整盆叶子薅下来喂兔子,保不齐得闹肚子,毕竟那毛茸茸的叶子纤维硬得跟扫帚苗似的,消化不了啊!
现如今花市里卖的鹿角蕨,十有八九是人工培育的品种。您要真想伺候好这“活化石”,得记住三字诀:别晒着、别冻着、别旱着。
夏天往北阳台一挂,冬天搬进屋暖和着,浇水时掺点腐熟的淘米水,保管那“鹿角”长得油光水滑。要是见着叶子上长褐斑,八成是招了叶斑病,药店买包代森锰锌兑水喷喷就好使。
有个北京的老花友跟我唠过,他家鹿角蕨养了整八年,年年夏天能蹿出半米长的孢子叶。最绝的是去年冬天,暖气房里居然冒出了新芽,老爷子乐得逢人就显摆:“这可比养兰花省心多了!”
咱普通人能买到的都是人工繁殖苗,可千万别动心思去山里挖野生的。去年云南森林公安刚逮着一伙盗挖的,三株野生鹿角蕨判了三年刑,这代价可比买盆栽贵多了。
要我说,这长在树上的“鹿角”就该在雨林里自在活着,咱隔着玻璃赏个景儿,既全了保护的心思,又添了屋里的雅趣,这才是现代人该有的活法儿。
发布于:吉林省